当前位置:

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经验交流研讨会在温州成功召开

信息来源: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撰稿人: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林春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12-05 08:59

为推动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工作,加强区域交流学习,总结智慧教育发展经验,11月30日,2022年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经验交流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设立“智慧教育区域推进模式”主论坛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智慧教育区域推进模式”“智慧校园创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与探索”5个分论坛。“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区域代表、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和企业代表们,深入研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创新点、发展线、行动面和实践路,探索积累示范区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线上致辞。舒华在致辞中介绍,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积极探索未来教育发展之路。目前,已经设立18个创建区域和2个培育区域。她指出,智慧教育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目标方向,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的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她希望,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智慧教育,坚持应用为王,始终把广大师生的应用需要摆在优先突出位置,以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王会军在致辞中向与会代表介绍,浙江在持续深耕“数字浙江”建设,奋力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智慧教育的忠实践行者。近年来,浙江省牢牢把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机遇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的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努力以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教育赋能,通过“教育魔方”建设、艺术互联网学校建设、“浙里问学”等标志性的工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成为展示浙江教育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窗口”。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丽分别介绍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进展及优秀案例》与“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项目。北京市东城区“数据大脑”和七项示范工程、上海市闵行区“闵智作业”、深圳市“云端学校”、武汉市“教育大数据建设体系”等示范区创建项目经验得到深度交流研讨。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焕东作《温州:推进教育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发展新样态》经验分享,向全国分享区域智慧教育推进的“温州经验”。他指出,十年来,温州智慧教育,从补硬件到新基建,从单应用到全场景,从数字化升级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数字化改革,不断升级跃迁,走出了一条“数字大脑赋能+智慧校园标准引领”的特色路径。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组长杨宗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黄荣怀分别作《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基础与核心关切》专家报告,向示范区代表、线上线下同仁们阐明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转”“转什么”和“怎么转”等核心问题。

下午,5场平行分论坛同时举行。此次会议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的指导下,由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温州市教育局承办,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温州市瑞安市教育局、温州市平阳县教育局等参与协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