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统与未来:基于数字的“百草园”课程建设
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鲁迅在这里得到快乐成 长。100多年过去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百草园,在以鲁迅命名的学校——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正生机勃勃。学校秉承鲁迅“立人”教育思想,积极践行“独立、独特、独创、独秀”的“四独”校训,让孩子们畅游数字海洋,开启智慧人生。
一、传承“民族魂”,构筑立人园
鲁迅被誉为民族的脊梁。鲁迅小学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来传承民族精神,致力于培养孩子向真、向善、向美的“四独”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真诚、善良、宽容和博爱,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学习。
百草园数字课程是鲁迅小学“立人”课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承担着“个性化”的课题——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每个孩子个性潜能;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化”的课题——每一个孩子成为社会、集体中出色的一员。数字课程的深层价值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现代人”,使孩子成为自己灵魂的工程师,使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
学校将《跟着鲁迅学四独》这个微课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始业教育,让鲁小的孩子从一跨进学校大门起,就要努力争做独立人格、独特个性、独创精神、独秀品性的鲁小“四独娃”。设计了“立立”、“特特”、“创创”、“秀秀”四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分别象征自主自强、不依赖别人,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展示自我、秀出风采。
在微课开发时,鲁迅小学以“贴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有机植人“民族魂”元素,形成了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 共生教育等多元主题教育,通过系统化的爱国修身教育微课,全方位、持续性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引领,让时间铸成习惯,习惯促成“自然”,“自然”升华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自“百草园”数字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上线50余门富有鲁迅文化和学校文化特色的系列数字课程,累计221个微视频。鲁迅不言,“立人”满园。这些微课让孩子源源不断地索取了精神财富,吮吸养料,滋养心灵,增强了国家与民族意识,增进了文化认同感,从小就在心中传承民族精神文化。
二、奏响“圆舞曲”,创设童趣园
孩子天性浑然天成,易疏不易堵,单单追求形式就远离了数字课程的本真,更加压抑了孩子天性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而“百草园”数字课程,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培养孩子从情感开始而不是从知识开始。当孩子打开电脑时,就会有一支“圆舞曲”响起,可以让自己置身于童趣的乐园里学习与嬉戏;当孩子关闭电脑时,留下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全校共有178名教师先后参与微课程开发,占全校教师数的94%,45周岁以下教师参与率达100%,7位校级领导先后领衔负责了数字微课各版块的开发。参与课程开发的每一名教师充分发扬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历经课程理念、微课教案设计、微视频制作技术要领、课程发布与评价使用等培训,不断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创新。
从童心出发,“百草园”数字课程设置成了8大版块,名称均取自鲁迅文化的背景,分别为三味书屋(悦读)、朝花夕拾(乐写)、疾风野草(健体)、水乡社戏(风雅)、现代闰土(劳作)、“风筝”记忆(实践)、上天入地(创新)、童年如画(尚美)。比如其中一个版块取名为“现代闰土”,这一版块以种植、田野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下设了“小闰土品绍兴美食”、“小闰土学做西点美食”、“小闰土种花卉”等系列微课程。
课程以尊重儿童天性、顺应儿童生命状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为设计理念,以网络为平台,以短小的视频为主要媒介,以“空中课堂”、“互动平台”、“学生留言板”、“导师小结”等版块为基本结构。“空中课堂”是导师的录像课播放;“互动平台”是录像课播放结束后的师生作业交流,包括质疑问难、导师解答等;“学生留言板”可以写下感想、评议、改进意见等等;“导师小结”是在一个阶段之后,导师将课堂、互动平台、留言板等内容作一个全面反思小结。
百草园数字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为每位参与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自己的专属账号和学习空间,并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多种终端登录学习。在校内学生可以利用课间10分钟、午休等碎片化时间登录大厅的触摸式壁挂电脑随时学习感兴趣的微课,如可以跟着数字微课《跟着Lily游世界》的五首歌,了解世界文化;可以跟着《有趣 的七巧板》动手搭一搭七巧板,学一学生活中的数学。
在校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处学习数字微课,可以在家里学习《生活中的科学》、《棋坛高手》,在旅途学习《东游记之取朗读真经》,一边跟着西游记中的人物享受旅游,一边学习朗读技巧。
据不完全统计,“百草园”数字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拥有了5600多位用户,总访问量超过109万人次。
三、打造“新引擎”,开辟创新园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禀赋,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教育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选择与机会。
鲁迅小学于2016年初启动了“百草园”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百草园”创新实验室依托移动互联、3D打印等当今前沿科技手段,融人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思想,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百草园课程系统,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增添了一部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百草园创新实验室根据孩子学习的需要配置了相关教学用房,从满足师生创新阅读、互联网检索、计算机辅助设计到动手创作、创新作品展示,确定了独立娃机房、独创娃工坊、独特娃书房、独秀娃秀场及校外活动基地5大组成部分, 形成了完整的一条创新活动“产业链”。在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童趣与百草园的特色,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叫天子窜向的云霄”等丰富的百草园元素,为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
百草园创新实验室为“百草园掌上课堂”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孩子可以到创新实验室开展语文、科学、音乐、美术等众多基础课程的链接式学习,探究、实践移动终端环境中的新型课堂教学的组织开展。
百草园创新实验室为百草园数字课程提供了线下实践基地。学校百草园数字课程二期建设基本完成,与创新实验室相匹配的拓展性创新课程系统构建已日臻完善。学校充分利用百草园创新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开展了 3D建模与打印课程等各种动手实践类的网络课程,鼓励学生利用设备与技术,结合自己的创意来再现鲁迅先生笔下的绍兴风情,创作出了一批具有绍兴味、鲁迅味、鲁小味、儿童味的文化创意作品,并利用独秀娃秀场、校外基地等平台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新成果。
技术带给教育最核心的是改变的精神。学校一旦让孩子的天性有了展现的空间,智慧有了表达的机会,他们的美德就会在学习中牢牢扎根,梦想也会在勤奋中得以实现。
一台台电脑、一根根光纤、一堂堂微课、一次次创新实践,让鲁小的孩子学习更快乐,让鲁小的老师成长更迅速,让鲁小的教育更辉煌。近年来,鲁迅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学校。2015年5月,在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基于数字的“百草园”课程》建设成就受到与会领导和嘉宾的赞赏。课题《童年视角下“百草园”数字课程的校本研究》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还通过互联网输出品牌,带动了“蝴蝶效应”,金华武义壶山小学、四川广元实验小学、新疆阿瓦提鲁迅小学等省内外鲁小结对学校也走上教育信息化之路,有的正破茧而出,有的已经翩翩起舞,还有的更是飞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