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中技术标准的应用
吴兴区是湖州市的中心城区,现有公办中小学校42所,在校学生近6万人。2017年度全区中小学当年累计教育技术装备资产为3.2亿元。依据省、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按照区经济与教育现状及民众需求,组织专家编制了《吴兴区智慧校园十三五规划》。根据规划,从2016年开始,我区以六大工程为载体推进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分别为音体美器材配置升级工程、校园网络及机房改造工程、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录播教室普及工程、移动学习及多媒体交互工程、普通教室灯光改造工程。
从工程学的角度而言,工程的核心在于设计,而工程的推进、项目的落地必须通过政府采购的途径来实现。我们在进行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把政府层面的普适性要求与“互联网+教育”的个性需求相结合,坚持需求导向,力求在财政部门、学校、企业间产生纳什均衡,使落地的产品既能吻合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切当地的经济水平、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又有良好的财政绩效。我们认为要依法依规依标准,三管齐下,方能奏效,尤其是技术标准。这两年来,我们充分应用技术标准,完善政府采购,具体应用如下:
一、项目规划
技术标准是项目规划的依托。
从2015年起,我们着手规划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思维,在产品规划和品牌定位上力求专注简单,在产品设计上力求简约,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标准规划实施项目。
2015年我区拥有普通教学班1333个,多媒体1864套,其中交互式多媒体1070套,占比为57.4%。我们依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交互式电子白板系列两项教育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吴兴区智慧校园多媒体交互式工程实施意见》,大力倡导信息、通信和技术与教室的深度融合,创设全新的教室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教室及设备将向云端一体化、交互多样化、模式多元化、行为可视化、管控智能化、能耗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以信息化为支撑,融合信息时代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新型教育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和支撑课堂教学发展需求的新一代智能学习环境。我们这种做法是依据国家层面的整体规范,并且在推进的过程中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精准教学与深度学习,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二、系统指导
技术标准是进行系统指导的基石。
建设可支持泛在学习的无线网络环境,是“十三五”期间我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项目。
2011年,在吴兴区教育局中心机房部署了一套可支持最大500个AP的无线控制器,在各个学校仅部署无线接入点。我们对学校无线网络施工期间包括AP位置选择、信号强度、信道等做到统一规划。
2015年,我们意识到无线网络部署越广使用者越多,无线系统对于管理者来说更像一个黑盒子。一个没有缜密管理机制的庞大无线网络可能是一个噩梦的开始,特别是G20峰会把网络安全提到一个更严格的高度,所以我们开始进行无线网络管理系统的测试与选型。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校无线网络装备指导意见》,我区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无线网络建设。
1.定制开发了一套适合学校无线管理员进行管理网络接入授权的系统。2.实现学校和区级系统用户账号的无缝对接。3.添置学校本地防火墙、区中心机房防火墙、微信认证网关。4.实现三类无线终端接入认证方式,即本校教职工、非本校教师、外来人员。5.实现无线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实施监控与分析。
三、解决纠纷
技术标准是化解纠纷的利器。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多、资金大,教育系统良好的诚信度与支付力,无疑是企业拓展市场的首选。2016年,班级多媒体和幼教大屏的招标持续6个月,大小论证、修正、听证会议达8次,主要分歧在投影机的距离等几个参数,该指标决定采购成本,是各品牌间的竞争优势所在。2017年,我们吸取2016年的教训,依据相关行业标准,以黄金思维圈的主张,从如何确定要做的事、如何实现要做的事、为什么做这样的事三层面入手,综合利用标准要求和数字思维的方法破解了三个质疑点(白板尺寸、投影机分辨率、投影机距离)。
(一)屏幕尺寸:根据《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的要求,结合吴兴区学校普通教室的长度8.5米左右,计划班额控制在45人以下,综合计算得出普通教室投影机的尺寸80英寸为宜。
(二)投影机分辨率:《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3.10.3大屏幕显示设备的若干要求分辨率不低于 800×600。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和主流设备的发展,我们确定物理分辨率:1024×768(与白板匹配)。
(三)投影机距离:≤80cm以内投射80英寸画面(镜头中心或反射镜面中心到画面垂直距离)。
根据市场上投影机尺寸大概长30cm左右、宽20cm左右、高6cm左右,教室已有的灯距离为120cm,并且位置在黑板上方20cm,综合多项因素计算得出投影机距离80cm以内为宜。
2017年我们发布招标文书后,没有被投诉。
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我区共投入近2000万元,为中、小、成、幼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及幼教大屏995套。
四、提升认知
技术标准是提升认知的参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视频录播、点播、直播成为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一项重要需求。由传统的视频录制逐渐扩展而来的网络直播点播、同步保存、翻转课堂等先进的应用方式,成为教育网络普及之后一个新的建设热点。多媒体智能录播系统借助网络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的特性,打破时空的束缚,架起无限开放的教育信息平台,开拓了崭新的广阔学习空间,为教育资源的积累和重新分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基于以上的认识,从2016年开始,我区着力推进录播教室普及工程,打算2年时间,校校建有录播教室。截至2016年底,60%的学校已完成。但从2017年开始,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推进缓慢,倒逼我们进行深度思考:
(一)录播教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强,技术发展快,产品迭代快,挑战装备部门的认知水平。
(二)在今后的录播教室技术参数制定时,对设备的要求从易操控性、高稳定性、高适应性、高兼容性四方面入手,关注同步录制、实时直播、在线点播及教学评价、图像识别自动跟踪、导播形式多样化和易用的编辑功能等。关注品牌、更要关注性能和性价比。
五、事后处理
技术标准是事后处理的杠杆。
按照政府采购的流程,依据标准制定技术参数,通过专家论证获得产品。但有时不尽人意,事后处理也艰难。
2015年,我们启动音体美劳器材的升级工程和计算机机房的改造工程。在音乐、美术教具验收时,发现诸如电子琴等产品不符要求,原因是在开标前虽明确了基本要求,但不可能把每个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都写入。企业供货时,在标书中没有明确的指标上做手脚。事后,我们在处理时,根据中小学音乐、美术器材标准,以行业中的规定为依据,验收中由于对技术的理解、对产品的认知高于企业,有理有据让企业更换了产品。
六、主动验收
技术标准是主动验收的前提。
从2016年起,我区成为省补教室灯光改造项目受益区。2016-2017年,共有4所学校的 102个教室得到了改造。我们将教室灯光改造工程与学校校舍改造相结合,在安装过程中提前介入,实施主动验收。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荧光灯照明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教室布局。灯具的材质、数量、安装的位置、线路的控制、灯具的安装等进行了评估,以达到改造的目的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