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展翅风正举 领雁群飞恰当时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第一轮总结暨第二轮启动培训会召开
5月25日,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第一轮总结暨第二轮启动培训会在杭州召开。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对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第一轮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浙江省首届“互联网+名师”网络工作室进行了表彰,对第二轮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并邀请高校专家针对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实施进行了培训。郭吉成名师网络工作室等5个名师工作室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试点案例分享。
丁天乐在讲话中指出,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取得了一定影响,下一步是如何拓展、深化和提升的问题。丁天乐指出,浙江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名师网络工作室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大有可为,具备三个优势:一是名师网络工作室突破了时空限制,让最优质的资源实现了最大范围的共享;二是创新了教师培养模式,变传统的为线上+线下的教师网络研修共同体,更便捷更有效;三是可以推动学术争鸣。丁天乐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供条件保障,做好技术支持,共同努力把名师网络工作室打造成浙江教育界一张亮丽的名片。丁天乐希望,各位名师要切实担负起工作室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把工作室作为传播本人教育思想、分享经验成果、发展教学研究的网络空间,作为自身学术传承人的培养基地,作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教学相长的成长平台,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分享交流、百家争鸣;奉献教育,领雁群飞,在大时代下谱写教师培养新华章。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以《从个体优秀走向群体智慧》为题,作第一轮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工作总结。从“互联网+”的视角和思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六条路径,并对第二轮工作室的实施作了展望。
据悉,经过第一轮工作的实施,目前已经建成150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招收学科带头人2281人,辐射带动上海、江苏、广东、新疆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万余名网络学员加盟。自2015年5月份以来各工作室陆续开展线上与线下的研讨活动和资源建设,截止目前,名师网络工作室共举办线上、线下研修活动3000多次,上传和共享资源超过40万条,平台访问量突破2400万人次。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做法与成效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的表扬。
本次会议,正式启动了第二轮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的实施。到2020年底,全省将创建5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分省、市、县三级实施,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项目建设,全面展示全省500位浙派名师风采,培养5000名学科带头人,带动50000名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共建共享一批对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起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数字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探索与实践名师引领下的资源共享与网络学习共同体培养新机制。
各设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第一轮第二轮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负责人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三所高校工作站的负责同志23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