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创客教育、智慧教室、创新实验室……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不断促使瑞安市变革教育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 创新实验室:学中做、做中学的平台 在瑞安中学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学生们通过编程、制作、组装,不一会儿一个能避开障碍物行走的机器人就完成了。 而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只是该校“创新实验室”的一部分。据了解,2015年9月,瑞安中学创新功能室“梦想工场”建成投用。“梦想工场”共6层,主要由通用技术工作室、木工坊、智科空间、微格教室、瑞中演播室、发明展览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瑞安市青少年科技馆等几个创新实验使或功能室组成。 “‘梦想工场’为爱动手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更有效地满足有创新想法并且爱好动手的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该校通用技术老师表示。 据了解,2015年,瑞安市在传统功能室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在瑞安中学、塘下中学、马鞍山实验小学、安阳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创新实验室建设。2016年开始,瑞安市按学校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实验室建设,截至2016年底,瑞安市已建成省创新实验室11个,温州市创新实验室45个。
智慧教育:上课更“自由”,学习更“任性”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瑞安掀起了教育变革的新浪潮。 马鞍山实验小学的课堂,每个同学手持平板电脑上课。据学生们反映,他们平时都是利用智慧教学平台进行课前自学,课堂上利用该平台进行互动学习,课后利用该平台在线作业、讨论、交流;离开校园后,师生们还能实时在线讨论,实时解决疑问。 另一边,在集云实验学校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不需黑板、没有粉笔,教师手里拿着手机,里面的课件内容同步展示在教室内所有学生的平板电脑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在各自的平板电脑上回答,老师就会掌握所有人的答案。 据了解,这样的教室称之为“智慧教室”,它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态,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课堂互动、行为管理、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 “传统的教育,一个老师只能走进一个教室,学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上课,教学的工具就是课本和笔、黑板和粉笔。而互联网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就能不受时间、区域要素制约。”瑞安市教育局电化教育与教育装备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 据悉,近年来,瑞安各学校积极利用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授课、在线答疑、师生互动等,让教与学无处不在,让学习触手可及,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2014年,是瑞安市“智慧教育·慕课年”,瑞安市成立瑞安慕课联盟,区域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2015年开始建设智慧教室,在瑞安慕课联盟学校试点推广,各试点班级常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探索瑞安智慧教育新模式;2016年,瑞安被浙江省列为“移动学习终端”教学项目试点,探索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教与学模式创新。截至目前,瑞安共建成108个智慧教室,瑞安智慧教育初具规模,形成以瑞安慕课网为资源平台、智慧教室为教学环境、翻转课堂为教学模式的具有瑞安特色的智慧教育新模式。 创客教育:“玩转”课堂,智创未来 用信息技术实践匪夷所思、用逻辑思维书写程序代码、用美学知识设计外观形象……学习不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把知识变为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才能,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 近年来,瑞安积极开展“创客教育”,鼓励教师开发创客教育课程,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 据介绍,“创客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容易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客教育’则让这一由来已久的难题得到缓解。” 瑞安市教育局电化教育与教育装备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创客教育”,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创新创造,如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减少标准化教学和测试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带来的损害。 据悉,自2015年瑞安市塘下实验小学、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2所学校建成创客基地至今,瑞安共有36所学校配置创客空间,涉及机器人教育、3D打印、scratch编程、逐帧动画设计、航模、科学创新实验、水生环境研究、陶艺制作、太阳能研究、叶脉书签制作等各个方面。其中,瑞安文化创意实践学校等13所学校被温州市教育局评定为创客基地,瑞安市实验小学等23所学校被评定为创客空间。 “十三五”期间,瑞安教育局将着力打造创客教育“五个一工程”,即每校建设一个创客空间,聘任一位创客教育指导师,开出一门创客课程,每年开展一次创客教育活动,每个学生每年完成一个创客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