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技中心〔2011〕69号
各设区市及义乌市教育技术中心:
根据《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我省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我中心与江苏省、上海市电化教育馆联合签署了《长三角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建设具体方案》,组织启动了长三角千所学校网络结对活动。旨在探索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跨地区战略性协作,实现教育联动发展。为此,我省将组织部分优秀省级(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参加千所学校网络结对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省级(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和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探索、信息化管理推进、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特色,并取得一定成果。
(二)自愿参加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活动,并能与结对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三)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结对工作,并能从人力、物力等方面保证结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派专人负责日常事务。
二、申报数额
全省100所,详见附件1。
三、学校任务
(一)依托“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网”,自由选择结对学校(3所学校为一结对组),开展结对活动。及时发布和更新结对活动信息,上传并共享本校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发挥各自校园网站的功能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共享和互动。
(二)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的主题,合作完成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互动点评和反思、相关资源)的制作。每组结对学校每学期不少于3节次。
(三)共享数字校园建设案例。积极创造条件,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校本资源建设与应用、信息化教育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每年设计并完成一个共同的数字校园建设项目。
(四)及时总结,撰写推进教育信息化或数字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介绍网络结对活动中产生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思路。每组结对学校每年不少于10篇。
(五)积极开展互访和交流,结合自身特点,共同探讨数字校园建设的经验和思路。每组结对学校每年至少开展2次互访交流活动。
(六)积极参加长三角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组织的活动。
四、申报办法
由各市教育技术中心根据申报条件和数额,遴选并确定申报学校,并以市为单位,于2011年9月23日前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申报学校信息表;申报学校经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公布后,通过“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网”上报相关资料,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五、其他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